1. 湖北省荆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2. 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
3. 中国农谷发展研究中心
4. 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5. 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荆门)基地(培训机构)
6. 药物合成与优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 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8.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湖北省荆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省荆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荆门市政府依托永利55402申报,于2019年10月28日,湖北省科技厅发文同意批准建设的综合性产业技术研究院。
研究院建设基本思路是:探索建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模式。研究院功能定位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组织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三是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孵化衍生创新企业,五是聚集产业创新人才。
研究院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整合荆门地区科研仪器设备、人才团队、资金项目等资源,立足荆门高新区和其它产业园区,找准技术需求,服务产业链,形成一体化服务能力,为推动荆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基本情况介绍
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医工院”) 2012年由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医工院下设5个直属部门:综合管理部、项目研发部、检测中心、资产与财务部、企业服务与市场营销部,现由李立威教授担任院长。
医工院立足荆门,辐射周边,紧扣本地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研究创新药物和化工制药新工艺新技术,开展样品对外检测服务,积极推进荆门及周边地区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现有科研场所5600平米,拥有实验仪器设备323台套,固定人员21人,其中,高职称研究人员7名,博士3人,硕士10人。
二、团队负责人简介
1.负责人介绍:李立威,博士、二级教授、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执业药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省药学会制剂专业委员会委员,荆门市科协常委,荆门市药学会副理事长,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主要从事药物合成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研制开发了国家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新药7个;承担省级及以上的科研、产业化项目10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三、科研成果产业化范例
1.新型解痉药物盐酸哌泊索仑的产业化:此药物为国内独家开发,属于第3类新药盐酸哌泊索仑,是一种新型的解痉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女性痛经、肾绞痛、尿结石、胆结石、慢性肾炎、肾积水以及产后手术疼痛等。该药品生产工艺经2015年中试放大试验成功后,试制了100公斤由武汉百科药物公司出口,实现创收近60万元;2016年与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产业化协议,并在该公司完成三批试生产,完成国外订单300公斤,出口创汇36万美元。
2.抗炎新药布洛芬吡甲酯的产业化:研究院研制的第3 类新药布洛芬吡甲酯,为国内独家开发,2016年已完成小试、中试放大研究。目前该项目已和湖北保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产业化技术转让协议,2017 年在该公司进行了试生产,试生产100 公斤/批取得成功,目前试生产产品质量已获客户确认,前两批产品已为企业产生3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预期两年内可为该公司创收销售收入200余万元,利税100余万元。
中国农谷发展研究中心
一、基本情况简介
中国农谷发展研究中心为湖北省教育厅于2012年批准设立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5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新型城镇化等。
二、团队主要负责人简介
尹作亮,副教授,法学博士,学术带头人,荆门名家,全国社科工作先进工作者,现任永利55402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荆门经济研究所所长。主持各级各类项目20多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专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理论与实证研究》入选经济科学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一、基本情况简介
“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湖北省教育厅于2012年12月批准建设的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参与单位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长联来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百科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中心”致力于推进靶向抗肿瘤药物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创新,培养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提升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医药行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与公共技术服务,培育一批新药研发及产业化的骨干企业,打造一个立足荆门、辐射全省的新药研发创新型产业基地。
中心现有相对固定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9人,外聘楚天学者教授和海外知名学者各1人。经过五年的建设,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机制体制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科学研究与科研项目、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2017年11月,该中心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评估等次为良好。
二、团队带头人简介
1.负责人简介:范伟伟,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研究等。目前兼任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永利55402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秘书。先后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科技项目、荆门市科技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学技术基础“十二五”重点项目各1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EI收录13篇。
成果产业化案例:基于新型载药系统的突破性制剂技术——具有肿瘤细胞靶向与内酯型稳定功能的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的构建与评价,针对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利用度差,缺乏选择性及易产生毒副作用这一难题,中心主任杨希雄教授首次基于主动靶向与复合磷脂技术,通过环糊精包合物与脂质体的双重包裹负载9-硝基喜树碱,开发出具有突破性疗效的新剂型。该项突破不仅仅在于一种制剂,更是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新型高效制剂技术平台,有望显著提高目前临床在用的大多数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该研究共发表SCI论文3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4.84,授权发明专利1项,并于2015年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荆门)基地(培训机构)
一、基本情况简介
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荆门)基地是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在荆门建立的一家从事专利代理人培训以及各类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培养的省级基地,旨在发展面向鄂中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事业。基地注重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培训特色,面向社会提供形式多样、层次各异、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服务,着力打造一个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推进、市场交易三位一体的专业服务平台。
二、团队负责人简介
段联合,博士,副教授,现任永利55402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积分制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近几年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研究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三、成果产业化案例——培训模式创新与校企合作
基地自2015年成立以来,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为主线,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构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了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培训模式创新,引领与示范作用明显,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地方特色鲜明。
药物合成与优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一、基本情况简介
药物合成与优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于2012年批准立项建设,依托永利55402化工与药学院建设运行。研究方向有:手性药物合成与优化、药物绿色合成与优化、临床急需抗肿瘤药物的合成与优化。实验室现有相对固定研究人员6人,其中副教授3人,博士4人,硕士2人。
二、团队主要负责人简介
王勇,男,副教授,博士,第三批湖北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项目获得者,2015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Dalton Trans.、RSC Adv.、New J. Chem.等期刊发表了SCI收录论文15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一、基本情况简介
永利55402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2012年底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建的首批五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之一,是学院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的省级研究平台。
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10项,市厅级35项,横向项目13项,18篇调研报告获得了省市领导批示。
二、团队负责人简介及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介绍
丁建军,三级教授、荆门市第二届、第三届把关人才,荆门市智库专家,荆门市社科名家,荆门市人大立法专家,现任荆门市乡村振兴与城乡建设研究会会长。主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承担省级及市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国务院、省级内参刊发研究报告20余篇,其中省政府文件采纳4篇,获荆门市改革发展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湖北省校企共建牛磺酸技术研发中心由沙洋天一药业有限公司与永利55402共同组建,2012年9月获省科技厅认定。2012-2013年,该中心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牛磺酸结晶工艺研究及产业化改造”项目成果,该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并获荆门市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通过该中心的建设运行,永利55402初步形成了杨希雄教授、李立威教授、杨成雄教授、李立博士为骨干成员的制药研发团队,为后续相继获批建设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湖北省校企共建涂装行业环保技术研发中心由荆门市拓达科技有限公司与永利55402共同组建,2017年5月获省科技厅认定,该中心围绕金属制品、环保设备、环保材料开展合作研发。拓达科技每年以横向项目形式对我校科研团队予以支持。为更好的集聚研发力量,以该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为基础,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湖北航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成立了“荆门市表面防腐与前处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017年获荆门市奖补资金100万元。
湖北省校企共建野生葛根种植与现代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由湖北仙之灵食品有限公司与永利55402共同组建,2017年底获省科技厅认定。该中心主要针对葛根工艺技术瓶颈、功能产品配置的技术参数变化等开展技术创新研发,建设了一个能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目前该研发中心已形成了一支以王学民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围绕葛根精深加工开展工艺研究,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下一步将对工艺进行优化,开发更多功能性、保健性优质产品,深挖葛根的经济价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